
5月25日,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揭牌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
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原浙江省政协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原江西省委书记、香港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舒惠国,原浙江省政协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会长陈艳华,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浙江省林业厅巡视员吴鸿,浙江省农业厅副厅长叶新才,临安市副市长裘小民,特邀专家和在杭八大茶机构嘉宾,校党委书记宣勇、校长周国模、副书记方伟等出席揭牌仪式,各学院相关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副校长金佩华主持仪式。

鲍学军宣读基地成立文件。会上宣读了国家汉办发来的贺信。周国富、舒惠国、刘枫、陈艳华、鲍学军、宣勇等领导共同为基地揭牌。



周国富在揭牌仪式上讲话。他指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将一如既往支持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和浙江农林大学的发展建设,希望基地挖掘茶与茶文化的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功能作用,以文化为引领,以理念为先导,以科技为支撑,以标准为核心,衍生茶产业链,满足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对茶消费的多样需求,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茶文化在全世界的推广传播,创建人类更加美好的精神家园。

周国模在致词中表示,在国家汉办、省教育厅等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各界茶人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农林大学将大力建好基地,传播中华茶文化,服务国家战略,为促进中华茶文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揭牌仪式上,发布了《天目山宣言》,旨在共筑国际茶文化高地、共谋国际茶文化战略、共享国际茶文化成果、共创国际茶文化品牌,努力打造“全球茶文化传播总部”,为茶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世界一流的国际化平台。《天目山宣言》由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茶叶博物馆、临安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等多家机构共同发起和倡议,机构代表现场为宣言签字。基地执行主任、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院长王旭烽教授作了发言。
该基地是全国唯一的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也是浙江省首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基地将根据国家汉办的要求,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结合孔子学院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浙江省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优势,整合全省资源,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中国与世界在茶文化交往、益于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共通性,建立茶质量和品位标准体系,建设茶文化体验中心,积极研发适用于国际传播的茶文化培训教材及教学资源,面向孔子学院院长、教师和志愿者开展茶文化培训。


揭牌仪式期间,还举行了以王旭烽茅盾文学奖作品《南方有嘉木》改编的茶文化创意呈现和G20茶席展。

揭牌仪式结束后,基地召开了首届理事会会议,并举办了“茶与人类健康研讨会”。

(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 国际处
文化学院/供稿 新闻中心南蛮 尧甜 王映月 郑依涵/图)